2013年10月08日 街坊會 會議紀錄:


7:30 PM - 9:00 PM 

阿峰: 
報告近況。     
藝發局選舉剛開票,勝選的較多開明,亦在之前在跟他們溝通,可以跟他們裡應外合。是有希望。
現時最重要的是確明了我們要求、聲明。

Vangi: 
藝發局撥錢和空間給藝術家,街坊可能覺得不關自己的事。
我們希望帶出的是社區藝術,用的是公共資源。如何用這些錢在社區之中,都跟街坊有關。
上海街404 之前都有不同藝術家進駐,但是鄭生都不會入來,是在活化廳成立了,才會進來。
我們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呈現到街坊的聲音,讓外界知道不只是我們三個人,只是還有很多街坊。

: 
明天下午4:30 有藝發局的前線行政職員來活化廳,跟我們溝通,都是問我們幾時走。希望明天可以多一點街坊過來坐坐,直接向他們表達意見。

Fred : 
這裡有空間讓我們入來,街坊都是有得益的。

Vangi: 
藝發局的職員不知道油麻地的情況,他們的想像仍然停留在油麻地是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,果欄的工人很兇。我們就是要讓他們了解油麻地的實際情況。

: 
就是讓藝發局看到活化廳的真實情況,讓他們看到街坊連結的力量,他們就會怕。之前他們都沒有過來。
現時又跟我們談,又跟社區文化工作室(莫昭如他們??) 他們談
我們今天要傾聯署。原則為
1) 如果斷絕了活化廳的支援,就不會再有活化廳 
2) 社區藝術的政策究竟應該如何? 把我們的經驗分享出來,不只是造福油麻地,而是其他地方正想嘗試做社區藝術

Fred : 
需要找專業的人,不能外行人管內行人 

本地薑: 
如果沒有這個空間,我們都會在這裡出入 

Fred : 
這裡的友善、友愛、關懷、愛護,在香港裡很難找到了。之前在油麻地遇到不知是誰,見到我就問: 活化廳怎麼了?  

: 
聯署,重點在於政策,評審沒有來過活化廳,以為油麻地是罪惡之地。我們的工作經驗他們都不太理會,亦沒有聽街坊的聲音。政府也沒有跟我們溝通,可以如何發展下去。
我們要求原區安置,由於現時政策問題,沒有過渡方案,無以為繼 

Fred: 
做了那麼多東西,剛剛才開始發芽。現場有那麼多人,是因為你們做事做了那麼多年,認識你們,大家才來。

本地薑: 
在這裡出出入入,創作好豐富。不過我那麼政治漫畫就不要展現出來了。

三木: 
應該展現! 本來事情就是這樣。政府本來就應該在這裡。

: 
要求過渡方案,不是只要我們中止,而是需要給我們其他空間。
我們現時想像的就是旁邊的漢工(空置單位) 
要求政府就著政策檢討、研究 
善用空置單位 

Vangi: 
我們會先做這幢建築的空置單位研究,現時看來有3個空置單位 

Irene: 
藝術行動者劏房計劃 

: 
早年,藝發局以$1 租給八個藝術地,但後來收回場地,原因是因為不想那麼多麻煩,而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藝術家投訴地方殘舊,需要行樓梯。

Vangi: 
現時我們可想的是對未來空間想像。現在這段剩下來的時間,除了藝術家可做的東西,我們如何跟街坊連繫。

: 
我們先想名字,聲名的下款。
1) 活化廳X 藝發局留守大作戰 (Fred : 用字溫和點,不要用大作戰) 
2) 活化廳第三屆核心成員X 留守大作戰/ 街坊後援會 (核心成員只是指組織處理上) 
3) 自發留守小組 

三木: 
活化廳街坊後援會 

眾人提出建議: 
活化廳街坊支援會 、活化廳益群會、活化廳街坊網絡、活化廳聯誼會 

: 
留守,大約都可以有三個月。不過現時我們沒有錢了,但活化廳有少少盈餘,都可撐三個月。但問題是你們如何參與?  每個星期五下午6:45 開會,報告進度,大家的想法 

三木: 
可設置黑板,寫上近況,讓沒來開會的朋友都可以知道 

: 
我們會做成資訊發佈平台 
ckf建議舉辦油麻地書節,為活化廳籌款,街坊集資(=物資) 

本地薑: 
可以印我的T-SHIRT 

鄭生: 
到時想 

Michael: 
Hong Kong Honey 

Irene: 
我贊助Michael, OH YES 那邊拿一些書過來籌款

貞姐: 
街坊拿一些東西讓人欣賞欣賞 

Fred : 
每人都有專長。
可以租車到西九龍,佔領 

Irene: 
油麻地導賞團、油麻地花王 都可以做 

陳生: 
油麻地小輪、舊船很有價值。可展覽這麼歷史記憶 

: 
我們可以下星期五集中傾有甚麼活動舉辦,在寫計劃書申請空間時可以寫下去 。
現在我們需要人幫忙看舖。 

Vangi: 
因為現時只有我們三個: 阿峰、VangiRoland。但開放時間較長,街坊可以更多使用這個空間 

看舖: 
德昌里 : 星期三 
Michael: 星期四或星期五 其中一日 
貞姐: 星期二 下午2:00- 8:00 
鄭生: 隨時進來坐 
關太: 未定 
Vangi, 阿峰、Roland: ,,, 

德昌里拍片,主題方式未想好 

貞姐: 
提議拍一些基層文化生活的東西、活化廳 

Michael: 
拍紀錄片,好像之前HA要搬,都有拍片 
每一個星期應上傳一段短片,約30秒、60 
明天四時半的見面亦應拍片 

阿峰: 
名字最後決定為 活化廳第三屆核心成員X活化廳之友